2022年1月8日,为助推医学影像Al科研成果转化和未来发展,苏州大学携手比格威医疗科技举办了首届苏州“国际眼科人工智能高峰论坛”。


大会主席
本次论坛同时采取线下与线上直播形式,由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委暨眼底病学组组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 许迅 教授,苏州大学特聘教授、苏州比格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陈新建 共同担任大会主席。论坛分为四个单元,许迅 教授、陈新建 教授、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陈浩宇 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颜文韬 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 张晓峰 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冯柯红 教授等担任各单元主持人。

本次论坛邀请国内外AI领域知名学者、知名眼科专家和相关投资机构,围绕“医学影像Al新技术、新进展”等诸多热点研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共同解读探讨眼科Al技术最新趋势和创新发展,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医疗领域的落地应用。虽然受疫情影响,线下到场参加人数受到限制,但线上直播吸引了大量感兴趣的眼科医生和AI学者参加,论坛开始观看人数就已上千,2小时后达到8000余人次,最终累计超过11000余人次观看,可以说是热度空前,这也说明当前眼科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
本次国际高峰论坛的特邀嘉宾来自二位国际学者,来自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的Dr. Yali Jia是著名SSADA(split-spectrum amplitude-decorrelation angiography)算法的提出者,使得OCTA技术在临床实现应用突破,此次她为大家带来了题为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OCT angiography” 的精彩报告,深入解读了OCTA技术中的人工智能应用。来自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Dr. Yalin Zheng作为国际上从事眼科疾病AI的知名学者之一,在报告“Ophthalmic image technology in AIera:from bench”中,全面介绍了AI在眼科影像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在AI时代,从影像的去噪、增强到病灶识别、分割与辅助诊断,眼科影像与AI已经密不可分。
国际学者精彩报告
随着对近视机理认识的加深,近年来脉络膜在青少年近视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许迅教授的报告“儿童青少年近视早期眼底改变”,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揭示了脉络膜的各种形态表现和与近视发展的关系。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陈浩宇 教授也为大家带来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脉络膜分割与厚度测量的最新研究成果。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 唐仕波 教授为大家带来“新一代影像技术在眼底病诊疗中的应用”报告,对近来大火的“元宇宙”概念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展望,也激发了在线观众在讨论区的热烈讨论。通过本次论坛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各种先进技术在眼科诊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有信 教授采用对抗生成网络(GAN)在AMD和RVO治疗预测中取得了良好表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戴虹 教授、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宋宗明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明教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甦雁 教授、陕西省眼科医院 严宏 教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马翔 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陆培荣 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樊莹 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张晓峰 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 余洪华 教授等分享了采用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前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黄斑疾病、高度近视、圆锥角膜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从眼底到眼表,从眼疾到视光
眼科学在全面拥抱AI
软硬件结合是人工智能系统开发的重要趋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袁进 教授的报告“智能眼微血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和 江西南昌市第一医院黄国富教授的报告“眼前节弹性成像(ARF-OCE)技术研发应用”,不仅仅阐述了相关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同时也包括了先进的精密传感与测量技术应用。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人工智能在赋能基层眼科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颜文韬 主任的报告“5G + 先进眼科AI 开启眼科智慧医疗新篇章”,结合温州眼视光医院实践,介绍了利用5G与先进眼科AI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基层和偏远地区的成功经验。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 陈吉利 主任“人工智能双级跳 提升社区糖网筛查水平”报告,对单独用眼底彩照进行糖网筛查,和采用眼底彩照与OCT双模态进行糖网筛查的对比,说明多模态眼科AI在眼科筛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比格威医疗科技作为本次论坛承办方,公司创始人 陈新建 教授分享了比格威医疗科技在眼科OCT影像人工智能诊断领域的研究成果,比格威医疗科技自主研发的全自动人工智能OCT通过一年多的推广,已在基层眼科医院得到成功应用,眼科OCT影像辅助诊断软件MIAS 3000已经启动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检测报证工作,有望成为全球首款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眼科OCT影像辅助诊断系统。

从直播讨论区的观众留言来看,会议的最后环节–“眼科人工智能的当下与未来”圆桌讨论备受期待。二位投资机构代表,苏高新创投金谷资本负责人周忠强、源星资本投资副总裁杨坤,与Dr. Yalin Zheng、袁进教授、陈浩宇教授、陈新建教授一起,围绕眼科AI的技术前沿热点、商业模式与未来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富有启发性和前瞻性的讨论,共同为大家奉献了一场丰盛的思想盛宴。

为期一天的国际眼科人工智能高峰论坛落下帷幕,参会的专家学者意犹未尽。论坛结束后,许迅教授表示,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共同参与主办第二届国际眼科人工智能高峰论坛,让我们期待第二届国际眼科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更加精彩。

感谢眼播的全程大力支持
No comments yet.